-
「談談生活與定位」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(前幾天在提問箱中蒐集了大家最近的所思,礙於限時動態的篇幅,無法太過詳細回覆,所以整理出了一些方向,最近想陸續與大家分享。今天來談談其中最多次被大家提及的:生活的定位)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關於選擇,我們時常忘記生活並非「選擇的當下」,而在「選擇之後」才真正開始。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自由飄渺的大學校園、不再受成績規範的畢業後生活,座標迷失後,儘管我們仍顯示於廣大地圖上,卻容易丟失眼前的路徑。無論做多少努力、嘗試翻越多少座山嶺,我常感到自己原地踏步。在《刺蝟登門拜訪》裡的<腳踏車>一篇,便談到在舉目皆兵的年紀裡,我如何透過那些「從善如流的選擇」,步步為營換取安全感與前進的假象。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我們從生活看到的往往是最直觀的物件,但物質生活並不能給予我們豐腴的保證。這是我在剛結束的暑假中理解到的課題。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選擇或許換得成就感,但隨之付出的,也可能是對於生活的餘裕。被實習與其他工作攻佔的暑假,鮮少有與自己獨處的時間、做自己所喜歡的事。而在忙碌正中,疲倦甚至淹沒緣由,使我忘記自己所想追求的究竟是什麼。兩個月匆忙逝去,在實習工作結束前,與部門主管聊到工作,他曾說:「在三十歲以前你會希望從工作獲得成就感、會把專注力放在別人身上,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樣子;但三十歲以後你會發現選擇工作其實就是在選擇生活,你會更專注在自己身上,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。」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或許在這個必須大刀闊斧經營自己的時期,比起「想要什麼」,我們迫切想要抵定的是我們「擁有什麼」,而這恐怕便是我在奔馳中偶爾斷片的原因。或許過一段時間,我們便會發現想要的並不等於偉大的、羨慕的並非我們必該擁有的。要在不斷變形的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定位,終得要脫離清單式的路徑,因為那些使我們焦慮的空白框框,往往也是我們自己畫上的。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許多人面對剛展開的大學、社會人生活感到心慌,一切似乎不如自己所預想的那樣燦爛,但其實期待落地後,任何發光的也將映出形體的影子。與光與暗共處,比起埋頭追尋指路的光源,或許是更腳踏實地的。
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
當你感到停滯、感到恐慌落後,記得好好過完每一天,就已經是十足不容易的事了。